企业文

Corporate Cultures

企业理念|视客为友|退换货政策|成功人生|视频中心

当前位置:企业文化 > 成功人生 > 2018 > 11月刊《成功人生》18.11刊 大家谈

成功人生 2018年 11月刊

《成功人生》18.11刊 大家谈

管理的“三、五、四”原则

李沧店百货 陈卓

随着人员的相对稳定,如何提高人效、充分发挥人的价值变成了当下管理的重要问题。有的商品部人员逐渐充足,但是加班费却居高不下,销售提升也没有预期中的理想,与楼层经理沟通之后发现,员工现在出现了“磨洋工”的现象,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看了一本关于管理的“三、五、四”原则的书在这里想与大家进行分享。

管理的“三、五、四”原则通俗一点讲就是:让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实现公司与员工的双赢。故事分享:

小张是一家运输公司的出车负责人,主要负责公司车辆的出车安排,但是近期小张却很心烦,因为大家都不愿出车,司机的出车率对他们的工资影响不大,辛辛苦苦一个月跟敷敷衍衍一个月的工资差不了多少。所以每次需要出车的是后小张就要去给司机送礼求乞他们出车。

一天他去咨询公司咨询,公司给他制定出“多、快、好、省”考核法:

1、多(跑的公里数多)

2、快(送货频率快)

3、好(对客户的服务好)

4、省(省钱)

基本工资降低,绩效考核工资比例上涨,并且将省下的费用按一定比例分给员工。小张把这个方法进行了公布,司机们都慌了,开始努力想办法,之前在一起都是讨论怎么偷油,但是现在都是在讨论怎么省油,节约路线,公司慢慢来时步入正轨。

但一段时间之后公司又出现了问题,以前出门送礼的小张现在天天收到司机师傅的行贿,为的就是想让小张多排几次出车,小张因为人情世故变的左右为难。公司又给他指出“3.5.4”原则:为了避免行贿受贿取消公司的分车机制,改为按综合排名进行派车。即:将每个司机按照“多快好省”的考核方法进行综合排名,有出车计划按照降序进行安排,综合排名的靠前的出车的机会多,一段时间之后将排名靠后10名的司机予以开除,将开除员工工资的百分之60拿出来奖励排名靠前的员工,这样一段时间过后小张发现,公司并没有因为辞去的10名员工收到影响,反而员工变得更加有干劲,员工也因为努力得到了好的回报变的稳定,努力奋斗的员工赚的多,滥竽充数的员工生活不下去只能被淘汰。用3个人干了5个人的活给他们4个人的工资,员工,公司都受益。

管理要摒弃“老好人”的管理,公平就是不公平。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将绩效考核变成管理者手中的指挥棒,将人效进行充分的发挥,以奋斗为本,不让努力的人吃亏。  


爱岗敬业,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五马店超市部:吕辉

工作不仅是我们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手段,更是我们展示自己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心存责任,进取,用心工作,爱岗敬业,才能体会到工作带给你的乐趣,并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爱岗敬业的实质就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爱岗敬业,不能是嘴上说说,应该从思想上、行动中体现,要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爱岗敬业的精髓是做好工作,做好工作,首先要对工作充满热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其次,还要讲求奉献,这是爱岗敬业的根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这一千古绝唱,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爱岗敬业,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行动去践行的职业操守;更是一种态度,它决定了你是不是一名值得信赖、可以勇担责任的人。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什么岗位,都应该尽心尽责,尽自己大努力,求得不断进步,把每一件工作中看起来很小的事情都做好、做精、做细,我们的工作才能出更多的成绩,我们自身的能力也才会有所突破。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满怀热情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个工作,每个岗位,都是可敬的,都是社会需要的, 爱岗敬业要求我们每个人干一行爱一行。现实生活中能够从事自己理想岗位的人必定是少数的,对于多数人来说,须面对现实,如果没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那么你就很难做到爱岗敬业,很难干好工作。一个人只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是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偷懒耍滑,得过且过,还会被职业所淘汰。如果你具备真才实学,有才华,有能力,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干好,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一切工作都从换位思考开始

厨房:王萍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完成工作,都是需要上级的帮助和下属的协作。这就需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不仅能让下属主动起来,更能得到上级更多的支持帮助。

记得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人请一个瞎子朋友吃饭,吃的很晚了,瞎子说:“我要回去了”,主人给瞎子点了一盏灯,他非常生气,说:“你是在嘲笑我吗”。主人说:“我因为在乎你,你看不见,别人看得见,这样你走在黑夜里,就不怕别人碰到你了”。

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见解,见解不同,结果自然就不会一样。把视野放开,试着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就会发现烦心事越来越少。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当我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在我们制定工作时才会更具体,更易懂,更贴近实际。懂得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立场考虑问题,看待问题,并能切实的帮他人解决问题,才会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换位思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做到换位思考其实并不难,重要的是首先你为别人付出,多为别人做一点。只有你主动去帮助别人,当你有困难时,才会不断得到别人的帮助。


选择了管理就是选择了培训

宁阳店百货:张相续

本月在检查各层面实习进程跟进表中发现,个别部门存在培训滞后的现象。而作为后勤主管部门也没有将此问题较起真来,导致培训滞后、管理脱节。

企业文化中讲到:选择了管理就是选择了培训。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混乱的事情规范化。不重视人才管理、不重视员工素质培养,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企业。

管理就不要怕员工有缺点,作为管理者要把精力多用在引导员工的思维意识和反思自己的培训行为、方法上,而不是盯在员工的行为和缺点上。管理就不要怕得罪人,华为任正非说:管理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奋斗者为本,留住奋斗者才是以人为本。留人有“薪酬留人、情感留人和文化留人”,但是后二者更重要。管理就不要怕问题,凡是问题须追根究底。承担责任不是问题出现之后,而是应该在问题出现之前。要结果,不要过程。要效果,不要借口。管理无小事,许多大事就在小事之中。

培训就是不要说不可能,而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能够让员工把简单的事千百遍都做对,就是不简单的培训。能够让员工把认为的非常容易的事情用心地做好,就是不容易的培训。培训因人而异,对于不同的员工、不同层面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

作为管理者,只有不厌其烦的把管理工作做到位、把培训工作做扎实,才会使自己的工作更加轻松。


如何打动顾客

宁阳店超市:李杨

前段时间去火锅店吃火锅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们三人一同去吃饭,但是逛了一圈还是没有想要吃的,在走累了停下来的时候看到火锅店门口有几个凳子,随后我们坐了下来,在这里我们开始讨论选择将要去哪家店吃饭。正在讨论时,火锅店出来一位大姐,端着一盘果盘朝我们走来给到我们,虽然果盘不大,但是,我们决定去这家火锅店吃饭。

进入店中选完菜后,我们在桌椅等候,随即服务员给我们将汤料端了上来,在我把外套脱掉开始准备动手的时候,旁边的服务员提了一个袋子过来,说是因为怕我们吃火锅的时候,火锅的味道沾在衣服上,因此拿了一个袋子进行封包。封完包后接着又拿出了一个围裙,虽然之前没有带过围裙吃饭,但是服务员介绍:吃火锅时经常会把汤弄到衣服上,因此提供了这样一个围裙。后来看着店中的顾客都戴着围裙,这时感觉氛围挺好,便接过了围裙。

不一会儿菜就上来了,慢慢的我们开始煮菜,菜煮好以后,在吃饭的过程中,服务员看到我在吃菜的时候,由于菜比较热,雾气打到眼镜上,眼镜模糊眼睛看不清时,服务员面带微笑递过来了一只眼镜湿巾,这时我感叹道:“你们这里的服务真好,处处为顾客去着想。”

火锅店的小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他们是围绕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虽然是很简单的细节工作,却给我留下了深的印象,这不就是我们需要借鉴和学习的吗?


读《管理常识》感悟

万达店:张盼盼

下属的能力可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个下属的直接上级能不能让他产生绩效,通过绩效产生更大的价值。绩效的产生在更大程度上是源于工作、工作岗位、以及上级对你的支持。你的努力也很重要,可是这些支持同等重要。

一、用绩效做管理

我们的绩效从哪里来呢?反思我们的日常工作有哪些是通过绩效来做管理的,我们又是如何管理绩效的?

管理的绩效可能会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当中来,可能会从我们每个人的能力当中来。管理绩效的来源实际上是:每一个一线员工他能不能得到资源,可以使用资源,通常我们主任、经理的绩效就应该是员工给与的。如果你的员工、你的主任的绩效低,那说明作为上级你的绩效也不会高,因为你的工作的目标是靠着你的团队来完成的。举个案例:某部门本月的绩效考核利润要求提两个点,首先部门经理肯定是对于部门内的利润能提升都加到每个柜组主任这个月的绩效考核中,大家会为这个目标而努力,达到一个高绩效的结果,反之如果个别主任达不到,那么肯定是绩效会偏低,同时也会影响着整体的目标,影响着部门经理的绩效

经理他自己是没有绩效的,经理的绩效取决于他的上级和他的下属。当他们都有绩效的时候,他就会有绩效。

二、管理不用对错评价,其实是用结果来评价。

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绩效非常明显。而以对错来做导向的管理,就没有那么明显,甚至为我们的管理会带来内耗。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我们往往在现场发现问题之后总是以自己的感觉和看法评价这个事情,不等着结果体现出来就否定这件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三、通过目标来做管理

做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这是衡量管理水平的根本标准。我们在谈计划管理的时候大家可能比较在意目标是否合理。可是如果我们回归到常识去想,去对理论有了真切的认识就会知道目标一定是不合理的。因为目标本身其实是对未来的预测,是你的一种战略的选择。我觉得目标其实就是你的决心。想不想做的好,就取决于你敢不敢定目标,目标定出来之后如果你想尽一切方法达到目标,你会觉得这个目标是必要的,如果你首先想到的是这个目标合理不合理,那么这个目标不会实现。

员工的绩效其实是由管理者决定的。只要我们每个管理者能够真实的去理解管理的知识和常识本身,我们就会让我们所有身边的人产生绩效。


工作感悟

宝龙店超市四部 张传丽

翻看自己的时间日志,对自己这一周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复盘,我发现自己一周来基本没完成多少工作,也没取得多少成绩。于是我想要改变,早上利用清单为自己制定了两项重要的工作计划,以便于清楚的知道一天完成了哪项工作。在制定的时候我还担心两项是不是太少了,结果两项工作计划到了晚上8点钟才完成。

由此我谈两点关于制定工作计划的感悟:

一、我们做计划时经常高估自己能完成的工作量。

我本以为选择了两件简单的工作事项,因为属于日常性工作,感觉不会花太多时间。却没有考虑到这两件工作还需要寻找其他资料,还会衍生出很多其他工作,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耗,工作的进展也比较缓慢。

很多工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一项工作可能牵扯到多个环节,可能牵扯到多项工作,当初没有处理好的事项可能会直接影响到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而我们制作计划时往往会忽视这些地方,高估了自己能完成的工作量。例如:散装食品的公示牌完善好后没做好维护,致使相关部门来检查时,又要重新编辑打印,确实要花费不少时间。

二、我们做计划时经常忘记会遇到突发情况。

我本以为上午就能完成这两项工作的,但是上午突然来了一大堆工作任务,一直忙到下午工作计划都还没开始落实。例如:例行工作中的人员管理;服务的培训没跟进到位;突出的退换货问题;服务技能等。

除了外部因素,还有自身因素。因为经常出差,个人精力感觉也不是很充足,看到时间已经到了下午,突然想要放弃今天的工作计划。但想到今日事今日毕,我选择了继续坚持,没吃晚饭,直接忙到晚上才完成。虽然很晚才吃饭,但这样做给我带来的好处是,我真真实实的完成了两项重要工作任务,起码它们不会继续在我忙碌的时候还提醒我要去处理,我现在可以安心的处理其他工作。

所以,我们在制作工作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去落实,只有去落实才能遇到问题、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才知道怎么去做工作计划。而不是单单看完一篇文章、下载了一个软件,就觉得自己学会了事项管理,学会了做计划。


细节决定成败

——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有感

宝龙店旅游鞋部 李邦磊

前几天,给女儿读《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这故事的主要内容是:阿里巴巴发现了强盗珍宝的秘密,强盗试图杀死他,可每次都被阿里巴巴的女仆马尔基娜识破并成功地杀死了所有的强盗。为什么四十名大盗却斗不过一个小女子呢?这主要是因为马尔基娜善于仔细观察,找到了强盗的破绽,并机智地想出办法来对付他们。下面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有一次,强盗在阿里巴巴大门上画了一个标记,想晚上来报复。细心的马尔基娜就在周围的所有房门上都做了同样的记号。还有一次,强盗化装成卖油的商人在阿里巴巴的家里借宿,想找机会杀掉他。可马尔基娜从强盗的神情和他们无意中透漏的信息里猜中了他的计划,预先神不知鬼不觉地烫死了他的三十九个部下。强盗头目设法取得阿里巴巴的侄子的信任,并想借上门拜访的机会杀死阿里巴巴。马尔基娜再次发现了这个强盗头目的诡计,并用跳舞的方式把他给杀了。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因为仔细观察并深入思考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比如说,看到苹果落地,其他人不以为然,而牛顿却想,为什么苹果总是往下掉而不往上飞呢?这就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水从盆中溢了出来,而且身体越往下水溢出来就越多,他仔细琢磨,终于发现了浮力定律。还有,鲁班上山砍柴的时候,手被一种小草割到了,他将小草的边沿看了又看,发现它是凹凸不平的,由此想到了砍树的东西也可以做成这种形状,发明了锯。

之所以这些名人能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仔细观察事物的细节,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阿里巴巴的故事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从细微处入手,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甚至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零售无大事,细小筑成功。我们的日常工作也是如此,做好每一件例行工作,抓好细节管理,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好,便是不简单。


关于自我管理

宝龙店运动部 孙凤玉

所谓自我管理,说白了就是自己管理自己,凡事不能全让老师督促着做,老师只不过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关键要靠自己辨别方向,路就在自己脚下,要看我们怎样走、怎样选择。我们要自己的事自己做,相信自己是命运的主宰。

一、做好时间管理。

时间是上天公平的赋予个人的礼物,如果不充分利用,而是虚度光阴,那就是实在可惜了。时间的利用管理在于,知道用在那里?是否花在有意义的事情?换句话说,所做的事情目标方向是否正确?如果答案是肯定,那成功只是迟早而己。其次学会授权及设定优先级,授权是分摊工作与责任,设定优先级则是强调轻重缓急与按部就班。另外得学习说“不”、“请勿打扰”等,可避免无谓的琐事惹上身,同时要保留“独处思考”的时间。好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做思考反省或沉淀消化的时机,然后又是新的一天开始。

二、做好情绪管理。

情绪指由某种刺激,比如外在的剌激或内在的身体状况,所引起的个体自觉的心理失衡状态。此失衡的心理状态涵有为复杂的情感性反应: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之说,可见情绪的复杂性。情绪状态下,除自己会有主观感受外,身体上亦随之会有生理变化比如愤怒或恐惧时会心跳加速。情绪失控往往把事情搞杂,情绪低落万念俱灰、情绪失常精神错乱、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情绪成熟理性圆容等。《论语》中庸篇一章: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做好情绪管理的高境界。

三、做好欲望管理。

我们因为社会经验不足,心性不成熟,容易被不良诱惑所侵害,所以对我们而言,管理欲望,对不良诱惑说“不”是至关重要的。不良诱惑是我们应警惕的东西,如果不警觉,就会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如果我们已被不良诱惑吸引,应以“随时抽身”的姿态,来与不良诱惑“告别”。但是,这对意志力的要求较高。所以我们可以用“延迟满足”来暂时提升意志力,在把关键的事完成后再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也未尝不可。

四、做好语言管理。

曾看过一个观点:人与人之间,百分之90以上的矛盾,都是由语言冲突引起的,虽然有些夸张,却说明了语言的重要性。我们要用语言展现自己、表达观点、可以说语言是我们重要,也是运用的多的工具。语言运用得当,可以让我们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运用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制造麻烦甚至失去机会。不考虑后果,张口就说,是不少人的通病,他们总是以“我是为你想”、“我就是这样一个直人”为借口。所以,语言管理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语言管理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三思而后言”,说话之前先想三点:这句话该不该说?应该怎么说?换一种方式说效果会不会更好?富兰克林曾说过“聪明人的舌头长在心上,傻瓜的心长在舌头上。”可见说话前先思考有多么的重要。而且在与人说话时,我们还应做到两点,“否定之前先肯定”,“让原则性与灵活统一”能做到这几点便可以称为做好了语言管理。所以,不要把“我是一个直人”当成不加强个人修养的借口。不要把“我这是为你好”当成伤人伤己的借口。不妨记住证严大师的名言“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在下属心中才会有威望

宝龙店童装一部 薛宁

到10月底,距离来童装一部工作已整整10个月了,在这10个月里,我收获了不少,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水平,才能与员工更好的沟通。

童装的特殊性就是库存不好把控,因为不能单补号,须成手补货,而且只要产生销售了就不能调换,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款时,眼光要更准,在合理的定位下,引进合适的商品。刚来童装时由于对项目不太熟悉,正巧赶上年节,备货时就出现了难题,不知道备多少量,也不知道主备品类该怎样提炼,通过与主任的不断沟通学习,后勤帮助以及同项目经理的沟通,年节顺利的实现了增长。遇到的二个难题就是商品定位,新品开发。女童三个柜组,全部都是中大童,虽然定位分的很清晰,但是关于重款,主做品类,商品等都出现了问题,有空缺,但空缺的引进不了,还有内耗。通过目标店的不断学习,供方市场的了解,主任的不断沟通,我们也进行了一部分改进。如:其中一个柜组扩大3-8岁的范围,这样就会减小与其他柜组的重款率,也弥补了我们这个年龄段的空缺,这个柜组的销售也稳步提升,其他两个柜组在自己的定位下,严格把控主打品类,价格段等,销售每个月都有提升。

经营想要提升,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自己要不断的学习,才能与员工的沟通,在出现问题时,通过共同的努力,一起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力,帮助员工改进实际问题,也会提升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威望。